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找准有力抓手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张军 中国高等教育
2024-09-04

找准有力抓手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张  军


◎摘  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持续努力,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新征程,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拓展内容大格局,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强化队伍大协同,调动校内外各方力量形成同向同行;推进方法大变革,打造云数智一体的思政教育新形态;推动生态大优化,齐抓共管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守正创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推动思政课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高质量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面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时代新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全面激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一流人才的特殊功能作用,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把握根本遵循,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联系起来学,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一体贯通学,准确深刻把握其一脉相承的科学逻辑和一以贯之的实践要求。
着眼“为什么要上好思政课”,深刻论述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向。在教育目标方向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开设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教育对象需求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从宏观教育目标要求与微观教育对象需求两个方面共同论述“为什么要上好思政课”,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通盘考量。
着眼“上好什么样的思政课”,深刻论述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向。对于课程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对于课程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在近期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眼“怎样上好思政课”,深刻论述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变革指向。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总的创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内容创新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在方法创新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对于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上好思政课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突出现实导向,清醒认识新征程上学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持续努力,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大事要事频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改革发展诉求多元、矛盾交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有所增加。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我们面向青年一代筑牢社会心理基础、思想文化基础,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带来严峻考验,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改进思政课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必须首要着眼的大背景。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培养强国栋梁的任务更加紧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鼓作气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迫切需要可堪大任、能担重任的青年一代参与其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既包括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思想政治素质又能转化为学生成才奋斗的内在动力、根本动力。这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的中心任务、核心使命。
从高校看,教育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挑战更加凸显。当前,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并逐步向发展智慧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环境、教育主客体特点、教育生产力作用等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教育环境突破传统的书本、教室,教育主体突破传统的教师局限,教育客体呈现“00后”一代、数字原生代的新特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传统教育生态要进一步变革适应新的教育生产力需求,迫切需要构建人机物环交融交互的新立体教育场,推进以智慧赋能、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思政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慢、变得浅,都将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感的增强,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我们加强改进思政课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找准实践路径,以建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带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新时代新征程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要深入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和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学校党委要坚持“四个高度重视”,即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高度重视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度重视发挥在红色育人、强国铸器等方面的特殊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先进文化底色、学校特色的思政课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建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带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质增效、守正创新,深刻理解和把握“有组织的治校理教”理念,以拓展内容大格局、强化队伍大协同、推进方法大变革、推动生态大优化为有力抓手,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
拓展内容大格局,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高质量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将课程建设成为“关键首课”“拿手金课”;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扎实的科研支持,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好支撑;加强“大思政课”内容和形式设计,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提炼新内容供给,生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力量根基。在建好思政课的同时,要充分激活其他蕴含思政教育功能的各类课程,以通识教育课拓展素养,以学科专业课拓展情怀,以形势政策课拓宽视野,以实践育人课拓展责任,形成以思政课政治引领、价值引领为基础,以“四个拓展”强支撑的铸魂育人“大思政课”格局。
强化队伍大协同,调动校内外各方力量形成同向同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突破思政课专任教师局限,推进校内校外资源融通,充分发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八支队伍,以及“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时代楷模在政治、业务、阅历等方面的优势专长和榜样作用,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组织理论骨干和思政课教师讲好实践发展背后的理论逻辑,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讲好大学使命与担当,组织地方党政领导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讲好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成就,组织革命前辈、先进典型讲好奋斗历程,强化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互融互动,激发青年学生的使命责任。要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素养,解决不会讲、讲不好、讲不出的困难和问题,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懂理论的人讲理论,把思政课讲得更加精彩生动。
推进方法大变革,打造云数智一体的思政教育新形态。思政课是学问更是学术,要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生产力,强化人机协同,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综合构建云数智一体化体系,实现数据共享、智能决策和智能服务,充分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强化需求侧、供给侧的有效对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精准”,借助智慧手段精确了解学生特征、精细分析学生需求、精准推送权威内容,针对认知的“痛点”“难点”,以“精准滴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推进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整体转变。深度“沉浸”,通过虚拟教师、虚拟教室、虚拟教学装备,改变人与课的交互,丰富情境预设和价值激励,打造内容丰富、自由选择、精准交互的教学空间,推进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具象化、形象化,确保可触可感、有滋有味,增强亲和力感染力。突出“衍新”,在云数智技术的支持下,深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场景,强化群智互学互促,探索让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收者”向“创造者”转变,推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的不断自我迭代升级与进化,建设“泛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推动生态大优化,齐抓共管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的责任,也是需要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的一项“软指标”“慢功夫”。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共同支持关心参与思政课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共同推进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的良好生态。
【作者张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4年第12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郭乙妹

END

统筹:万玉凤    
监制:黄   蔚   编辑、制作:郭乙妹  
 

 请点击上方图中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请点击下方二维码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高等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